当前位置:国学知识 |
古医家为何以“杏林中人”为荣? |
时间:2024-3-3 1:22:10 浏览量:69 |
古时候的医生常常称作“杏林中人”,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。小编精心整理了《古医家为何以“杏林中人”为荣?》,欢迎阅读,仅供参考,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,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。 “杏林”是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,自古医家以位列“杏林中人”为荣,医着以“杏林医案”为藏,医技以“杏林圣手”为赞,医德以“杏林春暖”为誉,医道以“杏林养生”为崇。“杏林春满”或“誉满杏林”,通常被人们用来称颂医术高明、品德高尚的医生。其实,杏林文化的产生与形成是通过古人董奉在庐山创立的“和谐杏林园”所衍生的。 董奉,字君异,福建侯官人,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术,与当时的华佗、张仲景齐名,号称“建安三神医”。据《神仙传》卷十记载:“君异居山间,为人治病,不取钱物,使人重病愈者,使栽杏五株,轻者一株,如此十年,计得十万余株,郁然成林……” 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,古时又称匡山,位于江西九江南岸,其独特的“一山突显”的地理概貌,形成了山上树木茂密,云雾茫茫,山下长江滚滚的巨大反差。古代庐山原始森林里风云变幻莫测,毒雾瘴气笼罩其间,使当地民众多哮喘、湿热疫毒之患。董奉认为春季疫毒不断,夏季湿浊犯体,秋季湿燥相积,冬季阴寒虚热,外感内伤连绵其根难除。后经反复冥思苦想究其关键在于清肺化湿、祛邪解毒。遂就地取材,以当地的“杏”为主材治病防病。春天董奉以桑杏汤免费布施山民,夏天教化山民以杏果佐食,既济无米之炊又具润肺解毒之功。以杏为主药配置的药剂很快使缠绕山民的顽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。 尽管“灵山之下,其木多杏”,也不能满足与日俱增、慕名而来的病患和灾民药食两用。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的他,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,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,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5棵杏树;看好一个轻病,只须栽1棵杏树。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,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。几年之后,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10万株之多。杏子成熟后,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,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2万余人。后来还说有老虎镇守杏林,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。 葛洪《神仙传》曰:“燮尝病死,已三日,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,以水含之,捧其头摇之,食顷,即开目动手,颜色渐复,半日能起坐,四日复能语,遂复常。”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,神奇医术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。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,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。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,以纪念董奉。 代表着祖国传统医学的杏林文化,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史上一个伟大的文化现象。医学教育的传承与发扬,不光来自官方导向、典籍传世、系统教育和师徒相授,并且来自民众。其社会根源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对真、善、美理想永不停止的追求。这也是我们现代医务工作者的方向。 |
■ 友情链接 ■ |
山西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币 安app官网下载 国学经典 明星排行 上海印刷厂 手游下载 01sx.pq36.cn 谷歌浏览器 finalshell 中国刊知网 |
国学经典 - 十三经 |
《十三经》作为封建时代儒家文化的经典,地位尊崇,影响深广!本站提供儒家《十三经》全文及译文。 |